前段时间,王者荣耀KPL春季总决赛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结果比赛还没开始呢,比赛的台子就被风给吹塌了。
这原本是桩很不幸的事情,但我却对着现场返回的现场图片笑出猪叫。
看图片正中这个中式凉亭状建筑,四四方方尽显庄严肃穆,以黑紫双煞配色还升华出灵堂般的诡谲。
再看这个将参赛选手巨幅照片贴在黑底黄边的灵牌墙壁上的设计,不知道的还以为选手们在此次大赛中已经因战况过于激烈而往生。
我很纳闷,为什么一场游戏赛事会变成灵堂祭拜。
直到朋友提醒才知道,“灵堂风”早已打败巴洛克宫廷风、北欧性冷淡风,ins网红风成为引领时尚潮流的先锋。
和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坟头蹦迪风俗一样,“灵堂风”一直以野性和魔幻给人脑颅震荡。
像湖北宜昌的这座客运站,顶端三角状楼层如三个棺材依次排开。
虽然风水中常言,“住进棺材屋,其家常年哭”。但“棺材”在民间一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为“棺材”“官财”,升官发财。
以至于一些地方宁可冒风水大忌,也要建些棺材状地标来推动仕途和财运。
位于上海浦东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曾经的设计图样就形似一座巨大的金色棺材。
如果不是因为遭到太多人反对改了图纸,想必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无量福报。
此外,作为配色界的CP始祖,黑+白不仅融入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会给人以亦正亦邪的观感。
几个世纪来,它一直是艺术家的灵感缪斯。
(毕加索的黑白画仿佛让人置身异世界)
台湾文博会更是直接采用了把白色布条挂满整个展厅的设计。
色调高级,装饰空灵,如果再在黑白照片前摆上香炉,入场者便可以在袅袅烟雾中体验羽化而登仙之妙。
公孙永浩的锤子科技线下店也沿用了这种配色。
虽然当初锤粉们都在高呼“锤锤放心飞,锤粉永相随”,但不得不承认,这桌台上摆放的锤子手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酷似祭品。
连上海工人文化宫的工作人员也是灵堂风的拥趸。
为了统一市容,他们让一条街的店招“披麻戴孝”,还在路中央以黄花作配。
这几家餐馆的口味具体怎样我不清楚,但相信进去的食客都可以吃出一味尘世沧桑。
在灵堂风如此盛行的当儿,像这位大哥如此坦诚的表示,自己对殡葬氛围的深恶痛绝,已经相当的需要勇气。
毕竟真朋克早已按耐不住自己对灵堂风的喜爱,直接把灵堂装到自个儿家里。
每天一睁眼就可以看见满头顶的白灯笼漂浮,那感觉如梦亦如幻,如露亦如电。
还有的将挽幛、诵经布、引魂灯全方位引入。
等到夜深了,就可以关上大灯,打开《大悲咒》,在引魂灯指引下挣脱凡尘的喧嚣。
有人解释,这些年灵堂风之所以大肆其道,与地价不断攀升脱不了干系,因为墓地价格太高了,因此用灵堂风装修,可以体现出所有者的奢华和尊贵。
也不用担心风格的问题,毕竟在喜庆的婚礼上,灵堂风都可以完美融入。
看这重金布置的现场,在灯光配合下,和黑山老妖的巢穴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新人的礼服,稍加些殡葬的元素就可以刷爆整个社交网络。
不得不说,现如今灵堂风已然成为一种文化。
一直以彩色装饰物点缀的夜店,如今可以以“夜店守灵”为噱头招揽客户。
随便喝上一杯“孟婆汤”鸡尾酒,在座的各位便都是生死之交。
甚至这也成为一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
台湾曾有一只大黄鸭充气充爆了,网友便设灵堂,上清香,掩面哀悼。
就连国外许多设计师也在努力学习中华的灵堂风文化。
比如西班牙这个中国风酒店,抬头就是四个大字:喜福寿禄。
不少中国网友上前指教:你改成个“奠”字,床尾摆上一碗饭,来人再上三炷香,睡上去的人才能真正感到寿终正寝。
还有Buberry这组火出圈的名为“摩登新禧”的春节合家欢照片。
当年照片刚放出时,引来不少人大开脑洞猜测剧情,什么豪门恩怨,什么丧尸围城,什么血源诅咒。
直到有人P出下面这张照片,大家才恍然大悟,这只是Buberry错解了灵堂风罢了。
正因为灵堂风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人人有图斗”公益基金发起人,这里必须得再给大家上几张灵堂风表情包。
比如棺材系列
上香系列
火葬场系列
这些内容如果直接以文字展现,估计会被当场打死,但是放在表情包里却能给人一种亲近的喜感。
原本灵堂是庄重的,丧礼是肃穆的,但巧用灵堂元素,却能给人一种冲破传统羁绊的快感。
其实,这种寓乐于丧的观念早在庄子的学说中就已存在。
《庄子·至乐》中就有一段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在他看来,生死原本就如同四季运行,所以生不足以喜,死不足以悲。
谈到这里,我忽然觉得该给那些被我嘲弄过的、在坟头蹦迪的💃道个歉。或许,她们才是参悟了向死而生的灵魂💃吧。